稀釋劑主要用來降低環氧膠粘劑體系的黏度,溶解、分散和稀釋涂料,改善膠液的涂布性和流動性。稀釋劑也起到延長使用壽命的作稀釋劑的分類方法很多,按其使用機理,可分為非活性稀釋劑與活性稀釋劑兩大類。
稀釋劑主要用來降低環氧膠粘劑體系的黏度,溶解、分散和稀釋涂料,改善膠液的涂布性和流動性。稀釋劑也起到延長使用壽命的作稀釋劑的分類方法很多,按其使用機理,可分為非活性稀釋劑與活性稀釋劑兩大類。
非活性稀釋劑不與環氧樹脂、固化劑等起反應,純屬物理地摻混到樹脂中。它與樹脂僅是機械的混合,起稀釋和降低黏度作用的液體。它在膠液的固化過程中大部分是揮發掉的。
當使用要求較高時不能使用非活性稀釋劑,應選用活性稀釋劑非活性稀釋劑多為高沸點液體,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、苯二甲酸二辛酯、苯乙烯、苯二甲酸二烯丙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。用量以5%~20%為宜。12%左右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使標準環氧樹脂的黏度從10Pa?s 降到0.5~0.7Pa?s(25℃).
活性稀釋劑一般是指帶有一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的低分子化合物,它們可以直接參與環氧樹脂的固化反應,成為環氧樹脂固化物交聯網絡結構的一部分,對固化產物的性能幾乎無影響,有時還能增加固化體系的韌性?;钚韵♂寗┯址譃閱苇h氧基活性稀釋劑和多環氧基活性稀釋劑兩種。某些單環氧基稀釋劑,如丙烯基縮水甘油醚、丁基縮水甘油醚和苯基縮水甘油醚,對于胺類固化劑反應。無溶劑環氧涂料中,單官能活性稀釋劑用量不超過環氧樹脂的15%,多宮能活性稀釋劑用量可達到20%~25%。
活性稀釋劑一般有毒,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,長期接觸往往會引起皮膚過敏,嚴重的甚至于會發生潰爛。單環氧化物的稀釋效果比較好,脂肪族型的比芳香族型有更好的稀釋效果。使用芳香族型活性稀釋劑的固化產物耐酸堿性變化不大,但耐溶劑性卻有所下降。單環氧化物活性稀釋劑的使用會使熱變形溫度降低,這是由于它的使用會使固化物的交聯密度下降的緣故。長碳鏈的活性稀釋劑使用后可使抗彎強度、沖擊韌度得以提高。用量不多時對固化產物的硬度無影響,而熱膨脹系數則增加。
稀釋劑的選用原則
1) 盡量選用活性稀釋劑,以利于在改進工藝性的同時,提高其粘接、機械‘性能。
2) 選擇那些與主體樹脂化學結構相近的稀釋劑,因為它們會在其它助劑存在下,與主體樹脂一道參加反應,而**改善膠層性能。如在l00 份雙酚A 環氧樹脂為主體組分的膠中,加入20 份丁二醇雙環氧稀釋劑,并用混胺作固化劑時,可使其膠層延伸率達到7.0%,而拉伸強度仍保持在29MPa 以上,熱變形溫度達120℃。
3) 應注意選用揮發性小、氣味(異味)小、毒性盡量低的品種,以減少稀釋劑在配膠、施膠時對人體的侵害,因為大多數活性或非活性稀釋劑都有異味和有低毒。
4) 來源容易,不燃不爆,價格低廉,亦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。因此只要能用水為稀釋劑的就應盡量用水。
5) 應通過實驗與理論選擇最合適的加入量.
溶劑與非活性稀釋劑的主要區別是,溶劑主要起溶解樹脂體系的作用,當然也能調節膠液的黏度;而非活性稀釋劑主要的作用是調節涂料的粘度,它可能對樹脂體系有溶解性也可能沒有溶解性。
膠粘劑溶劑的選用,首先考慮其對主體樹脂的溶解性能,其次考慮其揮發速度,因為只有合適的揮發速度才能配出性能良好的膠粘劑和涂料來。再其次要考慮溶劑的黏度、閃點及易燃性。為安全考慮,應盡可能采用較高閃點的醇、醚醇和酯類,用丙二醇醚類代替乙二醇醚以降低毒性,最后還要考慮氣味、毒性、來源難易及價格高低等。